情人分手《如果.愛》
作者:藍祖蔚

情人一旦決定分手,一定要狠心,
否則,不管是藕斷絲連,或欲斷還留,
總是牽腸掛肚,糾纏不清,既混亂,又痛苦。
狠心,不管是男方主動,或者女方發動,
受害災情,差別其實不大,只要對方不甘心,不情願,就會啟禍端。

偏偏,愛情的世界就是不依公式運作,
有公式就可預測,人心難測,所以愛情的結局也就因人因時而異。

陳可辛在《如果.愛》中,把分手的責任先拋給了女主角周迅;
後來,則是由男主角金城武如法炮製。
重複是為了報復,重複是為了對比,
既重複又對比,才可以讓觀眾看清楚他們的愛情面貌。

貧窮是周迅決定琵琶別抱,負心而去的動機。
但是,她在分手前給了金城武全部的身體和溫暖,留給他的卻是更多的想念和冰冷。

愛情實在很矛盾,分手更是大學問,
斷得毅然決然,愛人會怨她刻薄寡恩;
想要留給愛人最美的回憶,那份最蜜甜的滋味卻成了不時反噬的毒草。

然而,該斷不斷,可能是優柔寡斷,更可能是情緣(或孽緣)難了。
周迅與金城武的遲疑和痛苦,就都在於她們心中深知自己做了生命中的錯誤選擇,
一旦有機會翻盤,人生可以重來,
可以把失落或遺忘的章節重新拼貼掇拾起來的時候,他們就更受悔恨與驕傲的雙重折磨了。

《如果.愛》的敘事體例是多元而複雜的,
劇情主線是金城武和周迅齊聚上海要合拍張學友執導的新片,
金城武和周迅十年前是情人,周迅和張學友則是如今同居的工作知已;
電影中的電影,金城武和周迅要做情人,張學友則成了黯然神傷的馬戲團主。
戲裡戲外,既是平行線,又是交叉線,
各自有愛、有恨、有嫉妒,還有賭氣與折磨,
陳可辛既要讓你難辨虛實,卻又要讓你把愛人的盲點放大到最大倍數來看,
後設主義的手法玩弄到了家。

然而,多數的觀眾鍾情的不是向世俗紅塵屈膝的濁氣與計較,
觀眾急著像金城武一樣回到十年前,
看到周迅飾演的老孫會吃菜尾,偷喝金城武的麵湯,
甚至還會搬空他的泡麵的寒傖樸素。

患難見真情,才是人間最美麗的感動,
《茶花女》如此,《紅磨坊》何嘗不是如此,
《如果.愛》到處可以看見這兩部經典電影的佈局與構思,
杜可風負責北京往事的攝影,他拍出了寒冬料峭,冷風割面的滋味,
然而瑟縮的肉體底下卻有著最乾淨的靈魂,
那是一種唯有冰凍不會褪色的人間純情;
鮑德熹負責的上海現況攝影,則是極盡雕琢魔幻奇效,
陳可辛不但在北京上海的今昔之間遊走,更在兩種截然不同的人間境界中飄浮,
冷熱的對比,癡狂與絕情的映照,都讓他要表現的愛情世界有了更清晰的輪廓與歎息。

陳可辛挑剔周迅演得還不夠絕情,
還不能更決然地撕裂金城武的靈魂與心房,
那是事實,卻也是《如果.愛》最迷人的地方,
如果,她絕情不悔,金城武就不會有任何機會了,
正因為她不能徹底遺忘,不能割裂今昔,
不能否定自己曾經愛過,與擁有過的美麗,
她才會痛苦,她才會受煎熬,
《如果.愛》的迷人地方就在於人生有太多的如果,
每一回的如果,都讓愛情有了新的迴轉,
是驚喜?是沈淪?那全靠你的造化了。

陳可辛是愛做夢的人,
《如果.愛》用了各種顏色來塗繪,最終說的還是人間最深情的愛。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陳芬妮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1) 人氣()